金城山

金城山位于兴隆场东南,蓬岳界间,周四百里,高瞻数邑,千岩竞秀,古木参天,花草繁茂,幽幽竹海,上有九十九险峰,
三十六清泉,四十八奇洞,雄胜冠于金邑。山上夏无盛暑,秋即严寒。

金城山JIN CHENG SHAN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金城山 > 主要景点 金城寺、金城禅院

  金城寺:翠竹苍树掩映之中,但听梵音袅袅。渐现红墙碧瓦,飞檐翘角,这就是“金城寺”,这是一组清代中期的木结构建筑群,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、土主殿、中殿、后殿,两侧以偏殿紧连,形成封闭性较强的四合院殿堂,总面积2000平方米,保存较完好。
  山门为单檐歇山式屋顶,穿斗式屋架,面阔五间18.16米,进深7.14米,土主殿为金城寺主体建筑,台基石砌素面穿斗式屋架,民间草架侧样为三穿用四柱。柱径约41cm,磉盘为上抱鼓下四方形;重檐歇山式屋顶,面阔18.6米,三开间进深,共10.5米,大梁上有乾隆乙亥年(乾隆二十年,1755年)的墨书题记;中殿为悬山式屋顶,小木作穿斗檐歇山式屋顶,穿斗式屋架,面阔16.78米,进深9.7米,脊高5.22米,檐高3.61米,明间大梁上有“康熙四十六年腊月廿七日午时立”的墨书题记。山门和后殿均为嘉庆年间修建,山门为六排五门,古朴悦目。进入山门,可以看到它是四进三殿式仿古结构,前殿为天王殿,中间是大雄宝殿,后殿为罗汉堂,又称玉佛殿。侧厢有观音殿。金城禅院历史悠久,始建于唐代,原址在对面建立水塔的山上,最初寺名叫“宝莲寺”,规模宏大,四州八县香客云集,十分鼎盛,寺内有洪钟,声播十余里。金城“宝莲晨钟”便是指此处。后不幸毁于大火。乾隆46年才在此处重建,并更名为“金城庙”,后殿有石碑为誌。1993年再度修葺,便是现今的“金城禅院”。
  据寺存古碑记载:“清朝的康乾盛世,曾多次重修‘宝莲寺’。”一是康熙四十八年(1707年)重修“宝莲寺”,移于今之“金城寺”,继由山南李德明等人捐资修建“土主祠”,塑土主神像(何滔)旧时祭祀、求雨即应;二是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众按僧广德率徒续教来此寺任主持。乾隆三十六年(1771年)广德师募化铸造铜钟三口,圆寂后,由其徒续教继任主持,乾隆四十八年(1781年)续教师再次将寺庙修葺一新。
  1992年,市政府批准山上寺庙开放,特请主持释源净(俗名杨汝清,市政协常委,西充县人)主持“金城寺”的工作。
备案号 蜀ICP备2022003485号COPYRIGHT @2014 ANHUILINGB All Rights Recerved Design by SUNLUE
预定 全景 视频 攻略